近日,@广东发布 官方微信
发布了一篇重要文章
《4万亿级!“大广州”“大深圳”来了》
这里的“大广州”指的是广州都市圈
“大深圳”指深圳都市圈
而东莞、惠州、河源、汕尾
被纳入“大深圳”范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写出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9》多次“点名”广州、深圳都市圈,还提及惠州、东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并推广广州等都市圈的典型案例。
以广深为龙头,两个4万亿级的超级都市圈正在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都市圈GDP约为42747亿元,占广东省的39.7%;常住人口约为3290万人,占广东省的28.56%;土地面积约为36312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20.2%。
广州都市圈的GDP约40567亿元,占广东省37.68%;常住人口约为3711万人,占广东省的32.21%;土地面积约为71573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39.82%。
深圳都市圈占地约为广州都市圈的一半,但经济要高2000亿元。
广深各组“天团”出圈
引领广东都市圈升级
进入都市圈时代,从中央到地方,对都市圈的关注热度空前。去年至今,中央及国家部委至少有10个公开文件直接提及都市圈,释放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强烈信号。
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担任主编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9》正式出版。这本32万字的报告设立专门都市圈篇,用1/6的篇幅谈都市圈,总结了培育发展都市圈年度进展情况,分析了都市圈虚实“断头路”问题。其中,多次“点名”广州、深圳都市圈,提及惠州、东莞、佛山等城市,并推广了南京、厦漳泉、成都、西安、广州、长株潭6个都市圈典型案例。广州都市圈在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获得推广。
如今在广东,脱胎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经济圈,全省五大都市圈呼之欲出。广东省在文件中多次提出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在关于都市圈建设进展方面提到,广东省正积极谋划构建省内都市圈体系。在构建便捷通勤网络方面,广州市与佛山市地铁实现一卡通刷和优惠共享。2019年,深圳市与东莞市、惠州市跨界日通勤超过50万人次。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深圳市与东莞市联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产业集群。
半小时将可直通广深莞 惠州或在两大都市圈中“左右逢源” 最近,广州地铁28号线启动控制性规划招标工作,其支线未来拟从新塘向惠州延伸。 相比地铁跨城握手的长远愿景,惠州高铁对接广深莞等城市即将成为现实。 眼下,两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湾区高铁大动脉——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正加快建设,并将在惠州交会。惠州市发改局透露,这两条高铁在惠州分别设3个、4个站点,分别计划在2021年、2022年建成通车。 届时,从惠州坐高铁到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都只要半小时左右,将加速对接广深两大都市圈,融入广深莞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除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惠州还加快高速公路、机场、港口与周边城市对接。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建成河惠莞高速惠州段、汕湛高速惠清段、惠河高速白石互通,加快建设韶惠高速惠龙段、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广惠高速长坑互通,启动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将加快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规划建设。 近日出台的《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同样为惠州带来利好。其中,新增6条涉及惠州的高速公路,包括深汕第二高速、河惠汕高速、惠州至深圳坪山高速、惠州惠城至肇庆封开高速、惠州惠东至云浮郁南高速、惠州机场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建成后,惠州往返广深两大都市圈将更加便捷。 引人关注的是,惠州还大手笔启动实施“丰”字交通主框架,将打通内联全市7个县区、外通广深莞等6个城市、加速“融湾向海”的黄金通道,建设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以及闽赣地区的枢纽门户。 如今,深惠城际、深汕高铁、深大城际3条轨道交通已全面启动设计工作。深汕高铁、莞惠城际小金口至赣深高铁惠州北站段,还被省发改委列为今年新开工重点项目,计划年内开建。这些轨道交通建成后,深圳都市圈跨城工作生活有望成为常态。赣深高铁将助力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
厦深高铁拉近了深圳、惠州、汕尾等城市的距离。
赣深高铁明年通车后将实现深莞惠半小时互通。
广汕高铁2022年通车后,从惠州到广州、汕尾只要半小时左右。
莞惠城际已通车运营,还将延伸至赣深高铁惠州北站。
深惠、深大、
深惠、深大、深汕城际铁路站点公布